blog

Welcome to my blog!

Canada and Beyond

ab's Avatar 2024-06-29 GoAbroad

  1. 1. 加拿大签证
  2. 2. run CA
  3. 3. 种族歧视
  4. 4. 斯滑下签美国STEM签证
  5. 5. 本科transfer
  6. 6. 考研vs保研vs出国
  7. 7. 留学回国的含金量
  8. 8. 智慧树
  9. 9. 中介相关
  10. 10. phd申请
  11. 11. BUPT VS hongkong

加拿大签证

  • 当前政策:收紧低端工签
  • 今年:两个斯滑过签
  • 明年选举,保守党占优
  • 保守党政策:限制移民,减少工签数量

run CA

相比疫情之前,有点难

但努力还是可以的,来加拿大之前要有几段实习(有含金量,大厂)

什么样的人适合run:

  • 资金不要有问题–抗风险能力
  • 孤独(和国内人发消息,可能需要隔天恢复)
  • 加拿大环境:自然,宅,缺少大城市的繁华

种族歧视

分区:富人区,贫民区,homeless
文化冲突:表面工夫

斯滑下签美国STEM签证

case:有十年的旅游签 有多次美国往返记录

本科transfer

本转美国 签证不会卡
以后就读 不会因为北邮这个被卡(建议phd期间不要回国)
代价:需要钱多

考研vs保研vs出国

first:自己想要什么

好处:国内有3年能刷实习,本科不好,可以在研究生阶段提升自己,拿到好的offer;国外时间短,有更多的时间工作,本科也许要有一到两段的实习经历,不然最后课硕毕业之后可能无法申到大厂。

国内外的坏处:有可能遇到不好的导师,pua,不放实习

国外:花钱多

1.考研VS出国
出国作为考研的plan B , 找个中介可以把自己完全投入于考研,考研上这笔钱可以理解为打水漂了

2.保研边缘VS出国
就算保研边缘均分比较低,但可以刷智慧树提升

3.能否保到满意的学校VS出国

留学回国的含金量

主流的HR还是认得,不用在乎一年硕就被认为水硕

智慧树

主要特别顶级的项目才会看你的成绩单,其他的无所谓。欧陆会查匹配度

中介相关

diy还是中介?

常见话术:我能给你找到xxx的科研,能帮你申xx的学校

中介存在的缘由:

  • 省时间
  • 情绪价值

diy:

  • 语言
  • 选校定位
  • CV,PS
  • 申请签证

中介的鉴定:

  • 不要被pua
  • 多问几家
  • 各大平台有避雷贴,一定要当心
  • 别对自己心存幻想和不自信
  • 看买不买付费项目

碰到坑中介:

  • 帮你做申请,但想要榨更多的油水
  • 真正的坑中介

怎么用好中介

  • 把中介当成秘书,当成搜索引擎

phd申请

新二申请全奖PHD:雅思+GRE+一篇A一作 作为门槛

优先级:con>paper>其他

难度:mphil > phd

BUPT VS hongkong

  • 资金是否足够
  • 毕业之后要做什么
本文最后更新于 天前,文中所描述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